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旭日观察 > 融入水资源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融入水资源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
内容发布:混流泵厂家 http://www.sbsccj.com/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7日 |
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的重要地位。它是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维护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的承载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在加快国家水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通过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以及统筹区域水网和省、市、县级水网的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的均衡,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的统一。 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中国水利部近年来致力于建设一个“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为此,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这些工程不仅增强了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还使得沿线大中城市受益匪浅。例如,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经累计调水超过740亿立方米,为44座大中城市提供了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76亿人。 此外,全国范围内还新增了一批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供水能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也显着提升。同时,新增和改善的灌溉面积以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在防洪减灾方面,中国水利部遵循“两个坚持、叁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以流域为单元构建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增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目前,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一批骨干防洪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同时,中小河流的系统治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以及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在大规模开展。此外,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的建设也在加快进行,以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重大水旱灾害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这篇报道展示了中国水利部在构建国家水网和防洪减灾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显着进展。这些工程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通过加强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
融入水资源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NewsShow_570.html |
返回到:旭日观察 | 下一篇:单级单吸离心泵 |